林世全:深化产教融合 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学院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典型案例
添加时间:2025-01-23
人民网成都1月22日电 (记者刘海天)近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林世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分享了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学院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产教融合典型案例★,积极投身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实践、成就和愿景★。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绩效制度改革、产教融合改革★、科研制度改革、数字化转型7个方面★,100项改革任务
一是以平台建设为载体,将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与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有机融合,探索政企校三方协作的新模式,构建协同育人★“命运共同体★”★,在政策范围内突破行政壁垒,创新融合机制,形成典型案例,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实证支持★,为企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形成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持续推广技状元宜宾燃面★,推进校园资源平台化建设,推动白酒实训基地、职教助融计划、信创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机器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项目落地。丰富校企一体化、股份制合作★、项目制合作★、捐赠赞助四种产教融合模型★,形成更加生动具体的产教融合案例★,推广“宜职产教融合模型★”。二是以“双高”建设为契机★,瞄准“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以立德树人、产教融合、★“五金”建设、数智化新生态、国际交流合作为主要抓手,有效提升产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三是做数智化转型的先行者★、引领者、服务者,持续深化数智化转型“334N1★”模式,持续建好和推广★“云上职教★”平台、学生心理健康AI管理系统、元宇宙实训基地等★,构建人才培养全领域全过程全覆盖的职教数智化孪生生态系统和数智化治理体系。四是适度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人才培养,目前已经布局新型储能、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产业等四个方向的未来产业人才培养方向,主动对接国内头部企业,持续深耕本地骨干企业,集成服务本地中小微企业★,推动产业人才培养从适应向引领、创造转变。五是大胆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四川时代等企业探索岗位分类基础上的“1+N”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同步开展通专融合教学改革试点★,试点推进实践教学标准制定和推广★,把关键办学能力根植产业内核。
一是明确学校服务区域发展的定位★。作为地方属高职院校★,我们把服务国家战略具体化到服务地方中,响亮提出了“宜宾职院为宜宾,服务好宜宾就是服务国家战略★”★,同时兼顾服务区域和开放发展。从就业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2019年前,我们学校约80%毕业生需要在沿海就业。随着宜宾产业环境的巨大改变,我们注重聚焦宜宾产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尤其是市域产教联合体组建以来★,实现了近80%的毕业生在四川省内就业,近三年毕业生留宜宾直接就业均超过20%。
林世全在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作主旨报告。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供图
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的领导在办学治校中纵到底、横到边。以“大党建、大思政、校企社协同”建设为载体★,建设更高水平的立德树人体系,深化“五育”共融★,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展现四川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要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的生动实践,从2024年12月2日起★,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与人民网四川频道联合推出★“人民网聚焦四川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系列访谈”★。敬请关注!
林世全: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将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紧扣★“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服务支撑四川六大万亿级优势产业和宜宾四大千亿主导产业,立足宜宾★、服务四川★、面向成渝、辐射带动川滇黔结合部,积极投身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人民网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行了部署。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林世全在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介绍宜宾市产教融合成效★。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供图
二是健全和完善教育合作保障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明确企业参与教育的法定责任,同时也保障其合法权益。可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
人民网记者:请您给我们分享一下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贯彻全国及全省教育大会的情况★。
在技状元·云上职教平台推介会上向全省中高职学校推介云上职教平台。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供图
林世全:近几年,我们聚焦★“国家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地方需要什么样的职业院校?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产业人才★?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成长★?★”四个需求,倒逼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可以用四句话概况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产业人才培养能力和地方发展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职教自信心和事业自豪感显著提升★,师生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显著提高,地方属职业院校有为有位的局面初步形成”。
四是推进数智化教育转型。强化数智化意识★,提升数智化能力★,加大数智化新基建★,开发建设以任务管理为核心、融合业务管理和AI自动评价的共享云上职教平台,大力实施通专融合改革★,全面提升学生数智技术技能,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岗位技术技能跃迁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将为关键产业提供产业人才培养服务,在职教领域生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宜职案例★。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院校要坚持有为有位的原则,主动适应产业人才需求★,树立融入产业、成就企业★、服务地方的理念,深化校企共建共享★“五金★”建设成果,在教育教学机制上大胆改革创新。
三是产业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和质量不断提升。我们提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该聚焦产业人才,从产业类型来讲,在培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人才的同时,也注重培养支撑新兴产业发展人才,并适度超前布局培养未来产业人才;从产业链人才需求讲,重点培养产业技术创新人才、产业智造人才、产品使用和维护人才;从产业人才类型上讲,培养工匠型和创新型产业人才。需求导向倒逼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直接变化是:企业对毕业生满意率★、对学校满意率逐年提升到99%左右,专业对口率上升了10个百分点,2024年单招和普通高考录取线突破历史新高位;起薪水平在8000元以上的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其中2024年是2023年的2倍多;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比例提高,目前通过参与科研★、软件开发★、创意设计、竞赛、校办企业运营等途径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占比达到27%★。
二是内涵建设不断深化★。2023年3月,市委深改委出台《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支持学院用三年时间,在混合所有制、机构编制人才管理★、职称评聘、科研社会服务★、职教集团、平台建设,国际交流★、绩效分配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实施8大改革26项子任务,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办学质量和整体实力全面提升。2023年9月,整体搬迁新校园办学,彻底解决硬件短板问题★。师资力量不断夯实★,博士人数由原来的3人增至全职47人★、在读37人★,硕博占比58.4%★。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五是加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职业教育境外办学拥有独特优势,办学需求广,发展潜力大。职业院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习关于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教育部以东盟、中亚为先行区,带动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决策部署,以“教随产出、校企同行★”为总体原则,以“先培训、后学历”为推进策略,以★“危地不往★、乱地不去”为工作底线,有力有序推动职业教育境外办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不断增强中国职业教育的感召力、影响力、塑造力★,打造中国职教的国际品牌。
人民网记者:感谢您接受人民网专访。请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高质量发展成就。
四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明显★。2024★,作为牵头院校成功立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并牵头组建3个行业共同体。以燃面学院、燃面协会、燃面公司三驾马车带动宜宾燃面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学院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制定7项标准★,开发3个系列26个燃面新产品,独创冲泡型8个燃面系列产品,其中2个产品分别获得2023年★、2024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累计培训燃面师3000多人★,提供燃面研学服务超过2000人,宜宾燃面师被认定为省级劳务品牌。开发并推广“技状元·云上职教”平台★,探索职教数智化孪生系统和数智化治理系统建设新模式,平台免费向全国职业学校和合作企业开放,目前已有16所中高职学校意向试用。燃面产品★、“技状元·云上职教★”平台等产教融合成果首次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产教融合展★,取得良好反响★。
林世全:一是加强传达学习,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常委会★、院长办公会、干部大会等会议,对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进行深入学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三大属性、教育强国的六大特征、八个体系、五个关系学深悟透。外派干部教师54人次参加专相关题培训学习。督促各部门、二级学院,各基层党组织进行深入学习,确保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同时★,还利用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大会精神,营造学习氛围。二是开展专题研讨★,邀请职业教育国内权威专家5人次★,通过举办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深入研讨大会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委中心组学习每次针对落实大会精神的一个专题进行研讨。三是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以“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持续深化党建、立德树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校办企业发展,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产业人才培养能力和产业发展服务能力。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林世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部分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前不久,我们召开了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抓实内涵发展★,为加快创建国家‘新双高★’实现学院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的学院党委三届十一次全委会,推动深化党的领导和党建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绩效制度改革★、产教融合改革★、科研制度改革、数字化转型7个方面,100项改革任务,并加强过程指导和日常督查★,确保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人民网记者:站在新起点上★,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如何构建“立足宜宾、辐射西南、全国一流、国际水平”开放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向建成现代职业院校迈进?